井冈山党性学习心得体会作品展示(2)
井冈山党性学习心得体会
—登封公司 胡亚楠
2023年6月09日-6月12日公司组织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学习,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我们踏上了革命的摇篮,进行“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性培训教育。
参观学习期间,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的老师介绍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历程、井冈山的历史贡献以及井冈山精神的内涵,让我们明晰了这段历史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的战略基地。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这个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建立过共产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并有一支由共产党员袁文才和旧式农民武装首领王佐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北麓的宁冈县茅坪,随即在周围各县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组织,并建立了中共县委或特别区委。同时,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县城,建立了两县工农兵政府和赤卫队,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斗争。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打破江西国民党军第一次“进剿”,占领宁冈全县,成立了宁冈县革命委员会。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 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 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续写了创世纪的辉煌。在小井红军医院,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
追随这段历史,在井冈山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瞻仰了无名烈士碑,重温了入党誓词,一种静穆的情怀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 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
当我们赶往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 惊呼的是这哨壁千勿,山路如此崎岐。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不由联想当年的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进行深思。 穿行林间, 当年毛委员、 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 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概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在井冈山小井红军烈士墓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墓碑,碑上没有生平简介,没有墓碑悼词,只写着“魂归井冈 红军老战士曾志”,一棵苍劲挺拔的柏树立于碑后,静静守护着长眠于此的曾志。曾志没有出生在井冈山,甚至都不是江西人。墓碑上之所以镌刻着“魂归井冈”,那是因为她把井冈山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1928年4月,春天的井冈山,杜鹃花格外灿烂。湘南暴动的炮声还未隐去,曾志便跟随朱德的部队,第一次来到了井冈山。1928年5月4日,朱毛会师的时候,曾志怀孕整整四个月。在这之前,曾志是湖南宜章一户殷实人家的女儿,是湖南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是带头剪去辫子的进步青年,是热血沸腾一把火烧了城楼的女战士。拖着沉重的身体,曾志并没有放慢革命的脚步,有孕在身,曾志依然和战友们一起干着重活。建设“小红军医院”时,曾志挺着大肚子,和大家一起上山砍木头、背木头到村里。就连黄洋界保卫战的时候,曾志依然和战友们战斗在一起。也许,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怀着身孕的女人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更让人惊心动魄了。井冈山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在曾志的脑海中始终是最清晰的,最深刻的。17岁的曾志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产后,她调到后方总医院“红军医院”担任党总支书记。井冈山斗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敌人不断增兵,大有不把红军彻底消灭决不罢休之势。1929年初,国民党集结重兵会剿井冈山,此时她已经调到了红军的主力部队,而她当时工作过的小井红军医院的伤病员和医护人员130多人全部牺牲,都是她一起战斗的战友啊,曾志的心里隐隐作痛。红军大部队决定撤离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部队每天都在打仗和行军,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办?曾志面临着艰难选择。很快,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孩子送人!就在大部队撤离井冈山之前,曾志将生下刚26天的孩子送给了一个叫石礼保的红军做儿子,石家将孩子取名为石来发。
在井冈山,曾志完成了从少女到母亲的身份转变,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生抉择。和战友们一道,在风起云涌的井冈山播撒中国革命的火种。曾志后来跟随部队驰骋闽东,闯荡鄂西,转战东北。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一天,失散了24年的母子终于在各方努力下重聚了。曾志的性子很硬,艰苦的革命岁月都未曾流泪,可是在看到自己儿子那一刻,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24年的牵挂,24年的思念,都在那一刻迸发了。曾志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正如她的女儿陶斯亮说的那样:“您所奉献的远远超出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这次红色教育,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井冈山之行,丰富了党建教育活动的内容,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弘扬井冈山精神,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把满腔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去。
井冈山之行虽已结束,但我一定会牢牢把握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坚定信念好好珍惜,求真务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一定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井冈精神,以新时期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井冈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为宗圣集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